有人说,现在的交情啊,一年能打几个电话就算至交;如果他愿意从城东跑到城西和你吃一顿饭,那简直是生死之交了!
尽管认识的人越来越多,但很多人都觉得,朋友却越来越少了,你身边是不是也有几个这样的朋友,走着走着就远了,说着说着,就散了?必须承认,友谊地久天长很难,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,或许会在某个节点成为你的困扰。
为什么你对这段友情的感受变了?
有人说,朋友就像发量,年龄越大,就越稀少。打开手机,看看微信中的常用联系人,你很可能会发现,最常联系的人和一两年前有了很大的区别,那些曾经无话不说的朋友,似乎突然从自己的生活中消失了。
这是为什么呢?因为,随着年龄的增长,你在选择朋友这件事上有了更强的自我意识。(童年时的你可能会因为地理位置的相近、家庭背景的相似来选择朋友,在那时,交朋友,是很简单的一件事。
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,你在选择朋友这件事上,越来越看重对方和自己是否能产生心灵的共鸣了,因为你们需要谈论更加现实的话题,比如职业规划、人生选择等等。
另一个容易被大部分人忽略的原因是,随着一个人的成长,其它的社交关系会超过友谊的重要性。在理想的状态下,我们可以游刃有余地平衡各种人际关系,但随着毕业、工作、结婚生子,婚姻、家庭和事业将占据你大部分的时间,这让你不得不在不同的朋友之间做出优先的选择。
有研究表明,很多人在25岁就开始缩减他们的朋友数量,随着年龄的增长,缩减量仍在继续增大。而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,不论人们是有意还是无意,都会在七年后失去一半现阶段拥有的亲密朋友。
不管是友情,还是爱情、亲情,在任何一段人际关系中,都存在奖赏和代价。相互依赖理论告诉我们,我们寻求用最小的代价,获取最大价值的人际交往,所以从功利的角度来看,我们只会和那些能提供足够“回报”的人维持亲密关系。
两个人在一起相处的奖赏,既有情感上的,也有物质上的,情感上可以是温馨的、幸福的感觉,物质上可以是节日给对方送的礼物,代价则是为这段关系付出的物质、情感成本。在和朋友的相处过程中,你会发现,随着我们付出的越多,对对方的要求、期望值也会更高。
此外,两个人认识久了之后,彼此之间表达友善、关爱的举动也会减少一半。人们开始不再费尽心思“取悦”对方,让对方感到舒服、体贴。所以,当我们一方面在提高对对方的要求,把对方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,一方面又吝于付出,省略表达体贴、关爱的机会时,对这段关系的满意度自然会降低。
你们的友谊是不合适的吗?
友情是一种双方情感的体验与互动,只有双方都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感受,这份友谊才值得投入情感和精力。在演艺圈,有一种友情叫做黄磊和何炅。
他们在年少时相识,互相陪伴、扶持了二十多年,是对方的“不可替代”。
确定一份友谊是否值得维系,不只是共同经历的时间长短,共同参与的事情多少,最重要的是,彼此在其中的感受。那么如何判断这段友谊值不值得珍惜呢?心理学家认为,友谊的健康程度应该有三个衡量标准。
首先是长久的互动。不论外在因素如何改变,你们仍然期待每一次的见面、愿意倾听和分享对方的喜怒哀乐;
其次是能共享对方的弱点,也就是毫无保留地向对方展现最真实的自己;
第三条是积极的感受,在相处的过程中,是不是能感觉到轻松愉悦、健康向上,非常重要。
如何面对不合适的友谊?
面对不合适的友谊,最高效的处理方式是面对面的沟通。有些人会理解你作为朋友的方式的转变,并且用合适的方式继续保持联系,但有些朋友,会因为无法理解,而很难从“最好的朋友”转变到“普通朋友”的角色当中,因此,在难以达成和解的情况下,选择离开,是更加明智的选择。
朋友是让彼此舒服的纽带,而不是强扭勒脖子的绑绳。所以,让我们尽情享受当下和朋友们一起度过的时光吧,同时,也要学会原谅和接纳生命中的那些不完美,努力去理解生命和时间的流动性,别担心,你和那些朋友也许只是坐上了去往不同方向的列车,我们虽然不能阻挡它的去向,但也许还会在下个路口再碰面。
以上就是关于《很讨厌自己的一个朋友(为什么我们会不喜欢以前的朋友了)》的答疑相关内容,希望能够解决大家的疑惑,今天就介绍到这里了,如有更多疑问,请移步至百科答疑。